首页 资讯 正文

好品伴端午丨小小“潍艾”长成大产业

体育正文 186 0

好品伴端午丨小小“潍艾”长成大产业

好品伴端午丨小小“潍艾”长成大产业

时至端午,潍坊峡(xiá)山区(shānqū)艾香弥漫。街头巷尾,百姓门前(ménqián)悬艾祈福,家中艾灸养生;田间地头,农民忙着收割艾草,送往集中回收点;生产车间内,艾草正被加工成艾条、艾柱等产品,准备销往全国…… 峡山区(shānqū)生态优(yōu),孕育出叶片厚实、出绒率(chūrónglǜ)高、渗透力强的小叶“潍艾”。近年来,当地立足(lìzú)中医药与大健康产业,不断延伸“潍艾”产业链、提升价值链,一条集种植、加工、康养、文化于一体的中草药产业链日益壮大。 “这些艾草可省心了,一次种植(zhòngzhí)能管十年,三年一翻地,五年一清根,药都(yàodōu)不用怎么打。”山东华电(huádiàn)潍坊峡山区岞山(zuòshān)6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项目负责人(fùzérén)韩嘉华介绍,去年12月项目并网后,形成了“板上发电、板下种艾”的立体化种植模式。如今,光伏一年收入2600万元,艾草200万元,实现了清洁能源与特色农业的结合。 除了发展立体化种植模式,提高土地附加值,峡山区还通过构建“村(cūn)集体(jítǐ)+龙头企业+农户(nónghù)”的合作模式,发展起2100亩标准化潍艾种植基地,成为全省潍艾品种最丰富的种植区,亩均增收可达2000元(yuán)。 “瞧(qiáo),这是头茬艾,含绒最高、叶片最厚。”5月28日,在艾草集中(jízhōng)回收点上,山东艾福堂健康科技(kējì)集团总经理周松掐下油绿(yóulǜ)的艾叶,向记者介绍。端午节前,艾草产品供不应求,公司全员出动采收艾叶。 山东艾福堂健康科技集团的生产车间里,刚刚采收来的新鲜艾叶或(huò)被制为精油,或仓储待用。研发负责人(fùzérén)胡明波紧盯提绒设备,五年的陈艾叶投入后,艾绒(àiróng)倾泻而出。一旁的全自动(quánzìdòng)卷条(tiáo)机仅6秒便将艾绒制成艾条。这条去年投产的生产线,每小时可加工一吨艾叶,年加工能力达500吨。 艾灰变身艾香或汽车挂件,艾渣制成枕头、敲打锤、足浴包……艾草在这是被(bèi)“吃干榨尽”,深加工衍生(yǎnshēng)出六七十种产品,畅销(chàngxiāo)全国。“尤其三伏灸(jiǔ)时节,艾灸产品的销量能达到平时的5倍左右。”胡明波说,今年新推出的艾草花环等产品也备受市场欢迎。 艾草不仅是富民产业,更融入了当地(dāngdì)人民生活。 “我现在每周都要艾灸几次(jǐcì)。”家住凤凰岭村的村民(cūnmín)王素芹告诉记者(jìzhě),“以前颈椎疼得整宿睡不着,艾灸能缓解不少。”在峡山,像王素芹这样的“艾灸达人”众多,仅太保庄街道就有60名“土专家”,80个村均设(shè)艾灸体验室。 全民艾灸热潮,源于峡山区全国首推的(de)“全民艾灸工程”。同时,峡山区独创的“太保(tàibǎo)灸法”已成为山东治未病特色中医疗法。数据显示(xiǎnshì),当地艾灸知晓率超80%,使用率超60%。 (大众新闻记者(xīnwénjìzhě) 王佳声 张蓓)
好品伴端午丨小小“潍艾”长成大产业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