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徐汇体育史上的“活化石”藏着多少“第一次”?|百年体育

体育正文 4 0

徐汇体育史上的“活化石”藏着多少“第一次”?|百年体育

徐汇体育史上的“活化石”藏着多少“第一次”?|百年体育

编者按:百年场馆矗立、百年项目传承、百年人才辈出,体育已经在徐汇(xúhuì)这座海派之源发展了一个多世纪。徐汇区体育局与徐汇区融媒体中心共同启动徐汇“百年体育”系列报道。让我们翻开历史的(de)卷轴,追溯体育如何从西洋舶来品蝶变为民族复兴(fùxīng)的强音,看徐汇如何以百年坚守,书写一部融汇民族复兴与城市脉搏(màibó)的体育史诗(shǐshī)! 漫步在梧桐掩映的华山路,推开上海交通大学的百年(bǎinián)校门,一座庄重典雅的砖(zhuān)红色建筑静静(jìngjìng)矗立于中央绿地西侧。它历经世纪风雨,见证过战火烽烟与(yǔ)时代变迁,更(gèng)承载着一代代青年学子“强国强种”的体育理想——这便是1925年落成的上海交通大学体育馆。今年恰逢其建成百年,这座徐汇体育史上的“活化石(huóhuàshí)”,正向我们娓娓道来一段融汇民族精神与体育荣光的往事。 上海交通大学体育馆(tǐyùguǎn)旧照 1925年落成的(de)上海交通大学体育馆,是中国近代体育建筑的重要里程碑。这座由留美建筑师(jiànzhùshī)庄俊设计、东南建筑公司承建的杰作(jiézuò),既以罗马柱式与巴洛克式双柱廊勾勒出庄严的古典美学,又以钢筋混凝土(hùnníngtǔ)与钢屋架的先锋技术彰显工科院校的科创基因。 建筑共三层,布局蕴藏匠心。底层(dǐcéng)设健身房、乒乓馆(原为(wèi)泳池),配备锅炉调节水温的先进设施;二楼为多功能球场,可切换篮球、排球(páiqiú)、室内棒球,可容纳千余名观众;三层北侧悬空架设国内首条室内坡形跑道,南侧(náncè)为办公区,开创性地实现空间高效复用。 1925年上海交通大学(shànghǎijiāotōngdàxué)体育馆外景图 早(zǎo)在1898年,南洋公学(上海交通大学(shànghǎijiāotōngdàxué)前身)便在校园举办首届全校运动会,可以说是我国体育史上最早的运动会之一。体育馆落成后,不仅承载日常训练,更亲历中国近代体育史上多个开创性(kāichuàngxìng)时刻。 1926年,上海交通大学建校30周年工业展览会在此举办。在馆前(guǎnqián)铺设的轻便铁道上,自行设计的小火车往返穿梭,成为轰动(hōngdòng)上海的科技与(yǔ)体育跨界盛事。 1933年,上海交通大学承办(chéngbàn)第六届江南八大学校(xuéxiào)田径运动会(含首届全能赛),福开森田径场(今大草坪)与体育馆联动,开创区域性综合运动会新模式(móshì)。 1935年,“国际问题研究会”在此(cǐ)剖析中日局势,体育馆(tǐyùguǎn)成为体育精神与家国情怀的共振空间——运动强身,亦为强国。 1948年,小提琴大师马思聪在此举办年度唯一的(de)校园演奏会,弦音回荡于篮球场上空,诠释“完全人格”的教育(jiàoyù)真谛。 学生们在体育馆内锻炼的(de)场景旧照 学生们在体育馆内(nèi)锻炼的场景旧照 1954年体育馆举办水球赛(shuǐqiúsài) 徐汇百年(bǎinián)体育精神的基石 红砖无言(wúyán),岁月留痕。上海交通大学体育馆的百年屹立,见证着徐汇体育从践行孙中山题词“强国强种”到落实新时代“体育强国”战略的使命(shǐmìng)传承。它时刻提醒我们:体育不仅是体魄的锤炼,更关乎精神的塑造。在徐汇区(qū)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标杆区、不断深化体教融合工作的今天,这座殿堂将继续守望新一代少年,在奔跑(bēnpǎo)与(yǔ)跳跃中书写(shūxiě)下一个百年的荣光。 来源(láiyuán):新民晚报 作者:李梦婷
徐汇体育史上的“活化石”藏着多少“第一次”?|百年体育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